close
今天是38W2D,進入產程囉

好動的柚子,兩度讓郭富珍醫師量不到體重
醫生笑說:很活潑喔~動成這樣,哈哈!

這次郭醫生有讚美我有好好控制體重,寶寶沒有大太多,要繼續努力下去^^大開心
目前是3031G的柚子,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,胎頭也開始往下降了,
大致上寶寶若沒有太大,只能等到預產期後一週,也就是5/16,若寶寶再不出來,就有可能要催生了,
但若寶寶太大也是有可能會催生(聽說催生很痛耶,柚子你要乖,時間到了自己出來嘿)
下次產檢日期:05-04-2009
《MamiHome媽咪窩》‧2009/3月號
(資料來源:MamiHome媽咪窩 提供)

文章來源→http://www.babyhome.com.tw/info/c1.php?catid=2&subid=2&cid=1498
‧規則陣痛:子宮出現規則的陣痛,初產婦每5分鐘規則收縮一次,持續1小時以上;經產婦每10分鐘規則收縮一次,此時可準備出發去醫院。不過,初產婦經常分不清真陣痛還是假陣痛,如果是假陣痛,會出現不規則的子宮收縮,即可能因為換個姿態或休息一會兒陣痛就停止了;而如果是真的陣痛,則有規則的頻率,不管如何調整姿勢還是一樣會痛。
Step1:辦理手續:當產婦符合醫院入院待產規定時,醫院會請產婦先至待產室休息,再請家屬辦理入院手續,填寫相關入院表格,例如個人資料、自費同意書等。
1.找一個安全、平坦的地方,準備幾條乾淨的毛巾或大浴巾,接生的人用手輕輕護住產婦陰道口。

好動的柚子,兩度讓郭富珍醫師量不到體重
醫生笑說:很活潑喔~動成這樣,哈哈!

這次郭醫生有讚美我有好好控制體重,寶寶沒有大太多,要繼續努力下去^^大開心
目前是3031G的柚子,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,胎頭也開始往下降了,
大致上寶寶若沒有太大,只能等到預產期後一週,也就是5/16,若寶寶再不出來,就有可能要催生了,
但若寶寶太大也是有可能會催生(聽說催生很痛耶,柚子你要乖,時間到了自己出來嘿)
下次產檢日期:05-04-2009
《MamiHome媽咪窩》‧2009/3月號
(資料來源:MamiHome媽咪窩 提供)

文章來源→http://www.babyhome.com.tw/info/c1.php?catid=2&subid=2&cid=1498
產婦何時可以進入待產室?
對於初產婦來說,最不能掌握的,就是何時該至醫院待產室報到呢?
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洪泰和表示,當產婦出現以下產兆時(沒有一定的先後順序),就是入院待產的時機,不過,其中最容易發生太早到醫院而被請回家去的產兆就是陣痛,所以,提醒媽咪不要太過心急,靜下心來觀察身體的狀況,如果沒有把握,可以先打電話至產房詢問,護理人員會根據你的狀況,建議是否該至醫院待產,以免來回跑好幾趟,把自己弄得又累又緊張。
待產時刻到了

‧破水:破水時會從陰道流出大量透明、無色、略帶腥味的液體,可以先墊上衛生棉,然後準備出發至醫院待產,為了預防感染,此時不適合再洗澡,應該直接至醫院。
‧落紅:出現少量鮮紅色或褐色血絲的黏液分泌物,如果發生在陣痛之前,可以先等出現規則陣痛後,再依陣痛頻率至醫院待產。不過,如果陰道出現大量出血不止,即使沒有陣痛也要立即到醫院檢查,有可能是胎盤早期剝離。
‧特殊的變化:如果媽媽出現頭痛、視力模糊、胎動異常、極度腰酸且有便意時,也要盡快去醫院檢查,因為有可能是異常或生產的徵兆。
‧妳覺得心裡不安時:洪泰和醫師表示,基本待產時機是以前面所述的產兆為主,但是如果媽媽真的覺得焦慮不安,也可以到醫院請醫護人員檢查確認,不需要太擔心。
進待產室前初產婦常見問題
Q我家離醫院車程要30分鐘,加上有時塞車,如果要等到規則陣痛5分鐘收縮一次才準備出發,會不會來不及?
A:從規則陣痛到生產,初產婦會需要14~20鐘頭,所以,媽媽不需要擔心車程所花費的時間,因為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寶寶才會誕生。
Q什麼時候可以先洗個澡,慢慢準備再去待產,而什麼時候要盡快去醫院?
A:如果已經破水或有大量出血不止、異常不舒服,就需要盡快到醫院。如果只是初期規則陣痛或落紅,可以先洗個澡、吃點食物,等到陣痛更密集時再去待產。
Q 我都已經到醫院了,雖然陣痛不是很密集,為什麼醫院不讓我先留下來待產?
A:因為有些媽媽可能只是假性陣痛,並未到真正的生產時機,如果醫院太早讓媽媽留下來,說不定過了1、2天依舊沒有生產,結果反而造成媽媽耐不住性子要求催生,甚至是剖腹產,或是增加媽媽的焦慮,所以,醫院通常會有固定的入院待產條件。
進入待產室時的程序?
每家醫院待產程序都略有不同,以下是常見的流程,不過,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助產研究所郭素珍副教授認為,沒有什麼樣的待產程序是絕對或必須的,每個媽媽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理想的生產方式,例如多數的醫院都會有灌腸的步驟,但是,如果媽媽已經排便乾淨覺得不需要,也可以和醫護人員討論,不一定非要灌腸不可。
但是,郭素珍副教授也強調,重點是媽媽必須在生產前就閱讀相關的生產資訊,並且將自己的疑問提出來和醫師討論,才有能力規劃屬於自己的生產計劃,而如果對生產過程完全不了解,那麼就只能被動接受醫院安排的生產程序。她認為,現代的媽媽可以用更人性化的方式去面對生產,目前很多醫院也慢慢朝這個方向做調整,所以,鼓勵媽媽應該積極、主動去了解生產知識、了解自己的身體,對於待產或生產方式才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權。

Step2:護理人員評估產程:檢查媽媽產程進展狀況,並說明一些產程知識讓媽媽了解。
Step3:常見的例行準備動作:目前台灣的醫院與診所一般都會給予以下這些常規措施:灌腸、剃毛、注射點滴等,郭素珍副教授表示,這些常規流程,在目前的實證醫學都已經不成立,例如過去認為不剃陰毛會增加感染機會,事實上,現在已證實不會增加感染機會,所以,不是非要這樣處理,甚至也可能不需要。洪泰和醫師則表示,這些醫療處置會視產婦個人的狀況來做調整,並非一定要或一定不要執行,如果產婦有任何疑問也可以主動詢問醫護人員,相信經過溝通後,媽媽將可以更安心面對生產。
Step4:減輕待產不適的建議:護理人員會根據媽媽的狀況,建議多走動、吃一些清淡流質食物以補充體力、教導呼吸法等。
Step5:裝上胎兒監視器:可以用來測量子宮收縮的強度和頻率,也可以觀察胎兒的心跳變化,不過,如果待產時產婦一直裝著機器,行動就會受限,所以有時候會間歇性的使用。
Step6:檢查及探視:醫護人員會依照產程的進度,定期來探視及為媽媽做內診,另外,主治醫師也會抽出時間過來探視,並為媽媽說明目前待產狀況及注意事項,而主治醫師不在的時候,其他產房值班醫師也會隨時來關心媽媽的產程進展。
Step7:送入產房:等到子宮頸快開全或已開全後,醫護人員就會把媽媽推入置有產台的分娩室(如果是在樂得兒產房待產,則待產到分娩皆在同一個地方)。緊接著,醫護人員就會全力協助媽媽進行最後階段的努力,郭素珍副教授提醒媽媽,順應身體的感覺來用力,要相信自己的身體,對自己有信心,則期待十個月的寶寶很快就會順利誕生。
初產婦正常待產時間約多久?

洪泰和醫師表示,從規則陣痛開始一直到子宮頸口打開至10公分(子宮頸全開),初產婦約需8~16小時,其中在最開始的0~4公分階段(潛伏期),是最為漫長的產程時間,有些初產婦甚至會歷經20小時左右才進展到開4公分。
所以,從第一產程(子宮開口期),到第二產程(胎兒娩出期),再到第三產程(胎盤娩出期),初產婦最久可能會費時28小時,所以,只要在醫師的監測下,確認媽媽及胎兒沒有危險性,28小時以內的產程都是合理的範圍。
不過,有些媽媽待產超過十幾個小時甚至二十幾個小時,就會顯得很焦慮,覺得怎麼等那麼久了還不生,此時可能會希望醫師幫忙催生,而催生的目的是為了加速子宮的收縮,所以,醫師必須評估媽媽子宮收縮的情況,才會考慮是否有催生的必要性。
因此,媽媽不需要在陣痛初期(除非有特殊異常)就急著去待產,而是盡量先在家中多休息、多保持體力,這樣既能減輕待產的壓力,也能避免不必要的催生藥物使用。
專家小叮嚀
1.子宮頸口少於3公分時,除非疼痛難耐,不建議太早臥床平躺。
2.子宮頸口尚未全開時,不要使勁用力,以免消耗體力。
3.子宮收縮尚未強烈時,放鬆心情,利用宮縮之間多休息。
4.子宮收縮時,配合做腹部深呼吸,避免慌張喘氣。
什麼情況是急產?
從陣痛開始一直到胎兒娩出,如果時間在3小時之內就是急產,不過,急產發生的機率很低,尤其初產婦是極少數才會碰上急產的狀況,媽媽無需太過擔心。如果真的發生急產事件,寶寶在家中就已經迫不及待要出生了,家屬可以進行以下步驟,寶寶就能順利生產,之後再盡快將產婦及嬰兒送往醫院。
緊急處理方式:

2.看到寶寶頭髮之後,應提醒產婦慢慢地用力讓寶寶娩出;等頭部娩出後,再叫媽媽用力一次,寶寶整個身體就會娩出了。
3.小心用大浴巾將寶寶包裹好並擦拭乾淨,注意保暖以及寶寶是否有哭聲。
4.用橡皮筋或繩子把臍帶綁緊,再用乾淨的剪刀剪掉臍帶,預留一些臍帶長度讓醫師後續可以處理。
5.胎兒娩出後15分鐘內,通常胎盤也會跟著娩出。
6.此時,盡快將寶寶及媽媽送往醫院。
什麼情況需要緊急剖腹產
緊急剖腹產是指在嘗試自然生產(陰道生產)過程中,突然出現可能危及寶寶或母親的情況,為了兩者的健康及安全,不得不緊急施以剖腹產手術。
全站熱搜